盛夏时节,稻谷飘香。湘桥区官塘镇巷下村的早稻进入成熟收割期,乡村沃野构成一幅美丽的夏日丰收画卷。近年来,通过“小田并大田”耕种模式,官塘镇积极盘活土地资源,使农户和村集体实现双增收。
官塘镇巷下村这片田野上,稻香四溢,满目金黄,沉甸甸的稻穗弯了腰。多台收割机灵活地穿梭在稻田中,伴随着轰鸣的机械声,一株株稻穗被迅速割下,经脱粒处理后,稻谷通过自动化管道倾泻而下,源源不断地被送上运粮车,颗粒归仓。
潮州市联润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灿雄:今年这一片的情况算可以,实耕面积150多亩,是好的品种,今年的产量,现在开始收割,可能达到每亩1300斤。今年的价格实谷1元左右,这些稻谷因为品种好、禾苗壮、品质高,所以现在都被预订了。
事实上,这一片农田曾经是零散的耕地,合作社承包经营后,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,并在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同时,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,努力实现全年增收。
潮州市联润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灿雄:今年计划耕种两造水稻,现在是早稻,收割后就要尽快进入夏耕,准备第二造耕作,收割大概是农历十月,之后就开始耕种冬种作物。去年种两造水稻,然后冬耕种芥菜,150亩地的产值总的达到100万元左右,比单纯种水稻的价值要提高几倍。
截至2024年底,巷下村已累计整合流转土地约618亩,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40万元,今年来增加合并流转土地251亩,完成水稻播种316亩。
湘桥区官塘镇党委委员 黄志伟:我镇以巷下村为试点,积极推广“小田并大田”耕种模式,逐步建立“自种区”、“流转区”分类管理体系,有效促进零散耕地集中连片开发。2024年以来,全镇累计流转土地1248.86亩,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,为村集体增收约75万元。接下来,我镇将继续把牢粮食安全这个“国之大者”,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在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提高耕地利用率、增强技术指导服务、落实好惠农补贴等方面持续发力,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